十三部门和单位发文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:提高大宗商品水路运输比例

发布时间:2020-09-10

浏览次数 :

来源:网络

分享:

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、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《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》(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,进一步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、创新发展,推进物流降本增效,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。

根据《实施方案》,到2025年,物流业在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、供应链协同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增强。
在此基础上,《实施方案》按照“紧扣关键环节、突出重点领域”的总体思路,针对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,系统提出11方面发展任务。一方面,从企业主体、设施设备、业务流程、标准规范、信息资源等5个关键环节,对促进物流业制造业全方位融合提出明确要求,推动解决制约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主要障碍和“中梗阻”;另一方面,聚焦大宗商品物流、生产物流、消费物流、绿色物流、国际物流、应急物流等6个重点领域,明确了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、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。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推动和支持钢铁、有色金属、建材等大型制造业企业和工业园区提高煤炭、原油、矿石、粮食等大宗商品中长期运输合同比例以及铁路、水路等清洁运输比例。鼓励铁路、水路运输企业与制造业大客户签订量价互保协议,实现互惠共赢。依托具备条件的国家物流枢纽发展现代化大宗商品物流中心,促进大宗商品物流降本增效。

《实施方案》明确,要突出重点领域,提高物流业、制造业融合水平,其中,生产物流方面,要加快商品车物流基地建设,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,稳定衔接车船班期,提高商品车铁路、水路运输比例;国际物流方面,要加强国际航空、海运、中欧班列等国际干线物流通道以及物流枢纽、制造业园区统筹布局和协同联动,支持外向型制造企业发展。支持制造企业利用中欧班列拓展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市场。加快培育与我国生产制造、货物贸易规模相适应的骨干海运企业和国际海运服务能力。围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点领域,鼓励骨干制造企业与物流、快递企业合作开辟国际市场,培育一批具有全球采购、全球配送能力的国际供应链服务商。


湖南远洋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单位:湖南交通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

湘公网安备 43010202001159号

湘ICP备19000956号